首頁 > 教育新聞 > 花一萬多報班成績卻未提高 教輔行業亂象需治理
家長們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從眾心理作祟,如今中小學生上輔導班已成慣例。雖然社會上質疑孩子負擔是否過重的聲音不絕于耳,但教育輔導市場越做越大卻是不爭的事實。面對種類名目繁多的輔導機構,無所適從的家長們只能通過輔導機構的介紹來判斷選擇,但這種“王婆賣瓜”式的介紹究竟靠譜嗎?
去年秋天,家長惠康(化名)給上小學四年級的孩子報了個課外輔導班?!芭笥褌兊暮⒆佣荚谏希鄄唤型奚峡偱掳淹薜R了?!睘閹椭⒆犹岣叱煽儯@個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硬是擠出了1.2萬余元給孩子報了名。
“當時(輔導機構)介紹時,說這個老師很厲害,帶出來的很多學生都考上了重點初中?!甭犘殴ぷ魅藛T的推薦,惠康給孩子選了一學年的輔導課程。孰料,一學期下來,孩子的成績未見提高。因為未能達到預期效果,今年開春惠康找到輔導機構,想退掉剩下的課程。幾次交涉未果,孩子去輔導班的積極性和情緒也不高了?!巴薏辉溉ィ瑢Ψ綀詻Q不退費,未上的課就這樣白白浪費了。”惠康無奈地說。
據了解,在如今西安林林總總的輔導機構里,在人頭攢動尚顯稚嫩的中小學生間,類似的情況并不少見。據《2015中國家庭教育消費者圖譜》顯示,五成家庭年均教育支出在6000元以上,剛需支持下,2015年k12(指從幼兒園到十二年級)的教育服務市場規模高達2.3萬億,同比增長10%,占據中國教育服務行業的半壁江山。
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輔導老師資歷及輔導效果如何?類似自說自話的“一面之詞”和難以考量的輔導效果,總是令人難以信服。對此,有媒體曾盤點過,有虛假宣傳國家嚴禁的在職教師蒞臨授課的,也有不具備相應教師資格的老師流入課外課堂,用講段子、說相聲甚至藝術表演的方式混時間騙名聲等。由此,不但影響孩子們的學習效果,也浪費家長的時間和金錢。
基于教輔機構易發的種種“亂象”,日前中國教育學會已發布了《輔導機構教師(中小學)專業標準(試行)》和《輔導機構教師(中小學)專業水平評價標準(試行)》,首次將輔導機構教師納入學會專業評價體制,擬通過在教育輔導行業中建立類似全日制學校教師專業職稱體系的教師發展專業平臺,為輔導機構提供教師專業水平的科學評價體系和權威認證。
按照中國教育學會輔導教師專業水平評價辦公室副主任陳天明的說法,中國教育學會將利用學會現有資源為通過等級認證的輔導機構教師提供更多專業學習和交流機會,促進其專業提升和發展。隨著教輔機構步入健康發展軌道,惠康等家長們面臨的困惑或將隨之緩解,甚至迎刃而解。
(掃一掃,關注同桌100官方微信平臺) (下載同桌100官方APP,隨時隨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