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內容
《社會發展的規律》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
社會歷史是人們活動的結果,而人的活動是有自覺意識和目的的。由此便形成一種假象,似乎社會歷史是由人們的動機、目的等決定的。以往的社會歷史理論被這種假象所迷惑,它們至多只是考察了人們歷史活動的思想動機,而沒有進一步追溯到生產這些思想動機的物質原因——社會存在。
辯證唯物主義的歷史觀揭示了紛繁復雜的社會歷史現象背后的動因,指出:不是人們的社會意識決定人們的社會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社會意識。各種各樣的社會意識,包括歪曲虛假的社會意識,無論其主觀色彩多么濃厚,也不管它披上何種神秘的外衣,歸根到底都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樣的社會存在,就有什么樣的社會意識,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決定著社會意識的變化發展。
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從根本上說,社會意識隨著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而變化發展,但它有時會落后于社會存在,有時又會先于社會存在而變化發展。落后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的發展起阻礙作用,先進的社會意識可以正確地預見社會發展的方向和趨勢,對社會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
社會生活的本質上是實踐的。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基本觀點,是打開社會歷史奧秘的鑰匙。
社會基本矛盾運動
人們為了能夠“創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而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東西。因此,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生產滿足這些需要的物質生活資料。生產活動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人們在生產活動中形成的生產方式決定著社會的性質和面貌,生產方式的變革決定著社會形態的更替。
在生產方式中,生產力是最革命、最活躍的因素。生產力的狀況決定生產關系的性質,生產力的變化發展,遲早會引起生產關系的變革。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具有反作用。當生產關系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時,它對生產力的發展起推動作用;當生產關系不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時,它對生產力的發展起阻礙作用。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運動,表明了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這就是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
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社會的經濟基礎。經濟基礎決定社會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設施,決定社會的各種思想觀點和社會意識形態,即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當上層建筑適合經濟基礎狀況時,它促進經濟基礎的鞏固和完善;當它不適合經濟基礎狀況時,會阻礙經濟基礎的發展和變革。當上層建筑為先進的經濟基礎服務時,它就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推動社會進步;當它為落后的經濟基礎服務時,則束縛生產力的發展,阻礙社會前進。
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運動,體現了兩者之間的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這就是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是貫穿人類社會始終的基本矛盾。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是任何社會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規律。社會發展規律的發現,使人類第一次解開了社會歷史領域的“斯芬克斯”之謎,使人類關于社會歷史的理論第一次真正成為科學。
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
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發展的過程是曲折的。社會發展是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中,在社會基本矛盾的不斷解決中實現的。
在階級社會里,社會基本矛盾的解決主要是通過階級斗爭實現的,階級斗爭是推動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被剝削階級反對剝削階級的階級斗爭,迫使統治階級不得不調整某些經濟和政治關系,使社會基本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緩和,從而或多或少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當舊的生產關系嚴重阻礙生產力發展時,只有通過先進階級反對反動階級的革命,才能推翻反動階級的統治,建立新的生產關系,解放生產力,推動社會發展。
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但是,這一矛盾是非對抗性的矛盾,它不是通過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的階級斗爭的方式解決,只能通過社會主義的自我發展、自我完善加以解決。改革是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使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改革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
總之,人類通過各種實踐活動不斷地解決社會基本矛盾,從而推動社會歷史由低級向高級發展。歷史唯物主義科學地揭示了社會發展的這一奧秘,揭示了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鄧小平指出:“封建社會代替奴隸社會,資本主義社會代替封建主義,社會主義經歷一個長過程發展后必然代替資本主義。這是社會歷史發展不可逆轉的總趨勢。”
此內容正在抓緊時間編輯中,請耐心等待
曹老師
女,中教中級職稱
堂內容豐富且突出重點,語言明了、有條理,很容易使學生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