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內容
《抗戰勝利后的人民民主運動》
【回顧】中共“七大”:1945年4月
國民黨“六大”:1945年5月
【比較】中國“七大”與國民黨“六大”
1、中國“七大”:
(1)爭取光明
(2)廢除國民黨一黨專政,建立民主聯合政府
2、國民黨“六大”:引向黑暗
(1)一黨專政
(2)拒絕建立民主聯合政府
(3)準備發動內戰
一、重慶談判
1、背景:(從國共兩面分析)
(1)國民黨做出了和平姿態的原因:第一。國內輿論的壓力??箲饎倮?,廣大人民普遍希望以和平的方式建立一個民主的國家;中央代表人民的利益,提出要“在和平民主團結的基礎上,實現國家的統一,建立獨立自由與富強的新中國”;以中國民主同盟為代表的各民主黨派也主張“民主統一,和平建國”。第二,國際輿論的壓力。蘇美英在中國問題上達成妥協,不贊成中國發生內戰,希望國共兩黨舉行和平談判。第三,蔣介石集團還沒有完成發動全面內戰的全部準備工作,需要用政治欺騙的手段沖淡一下獨裁統治的兇殘。于是,蔣介石與1945年8月14、20、23日三次電邀毛澤東赴重慶“共商國家大計”。
其意圖是:如果毛澤東不去重慶,就借此宣布共產黨沒有和平誠意,把發動內戰的責任推給共產黨;如果毛澤東去重慶談判,一方面可以利用談判誘使共產黨交出人民軍隊和解放區政權,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談判爭取時間部署內戰。
(2)中共方面,在8月23日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討論國民黨進行談判的問題。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和平民主和在談判中捍衛人民的利益,也為了在爭取和平民主的過程中揭露國民黨反動派的真實面目、團結和教育廣大人民,同時為了利用談判做積極的應變準備,中共決定毛澤東等赴渝商談。
2、成果——《雙十協定》
3、歷史意義:
第一,共產黨在政治上取得主動,在人民面前表明了爭取和平的誠意;
第二,談判最主要的成果是迫使國民黨承認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國民黨若破壞協定、發動內戰,就會在政治上陷于被動地位;
第三,《雙十協定》有內容有利于實現政治民主與和平建國,保證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的權利,這是人民民主力量的勝利;
第四,中工國際向各世界人士宣傳、解釋了自己的主張,擴大了在各民主黨派和各界人士的影響,爭取了廣泛的同情和支持,因此,這是一次具有深遠影響的發展革命統一戰線的重要活動。
二、政治協商會議(舊政協)
1、含義:按照《雙十協定》的規定,1945年1月10-31日,五個方面的38名代表在重慶召開了政治協商會議。參加政協的五個方面,實際上代表當時中國社會中的三種政治力量:國民黨和青年黨是右翼,共產黨是左翼,民主同盟和無黨派人士多數屬中間派。會議的過程,就是三種政治力量、三種國家政權主張、三條中國道路的尖銳復雜的較量過程。與會代表圍繞政治民主化和軍隊國家化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爭論,這實質就是重慶談判時關于人民軍隊 和解放區政權問題爭論的繼續和發展。會議通過關于政府組織問題的協議、和平建國綱領、關于國民大會問題的協議、關于憲法草案問題的協議、關于軍事問題的協議五項議案。這些協議在各種不同程度上是有利于人民的。
2、歷史意義:
第一,政治會議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十分突出的采取合法形式進行的斗爭,是中國民主運動史上特殊而光輝的一幕;
第二,會議沖破了國民黨一黨專政的獨裁統治,反映了廣大人民實現民主政治和平建國的愿望;
第三,會議所表現的協商精神和所通過的協議,對中國民主政治的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
三、蔣介石踐踏政協協議
蔣介石及其國民政府不能容忍符合民意的政協協議,不但不準備履行協議,反而肆意踐踏協議,其突出的表現就是制造“校場口血案”,直至最后撕毀協議,發動內戰。這就使爭取實現民主統一、和平建國的努力化為泡影,也充分暴露了國民黨內戰獨裁的反動本質。
“國民黨的‘制憲’與人民民主的運動”
全面內戰爆發以后,國民黨不惜采取一系列手段來維護其獨裁統治,其中包括召開“國民大會”、制定《中華民國憲法》和鎮壓人民民主運動。而對國民黨的倒行逆施,中國共產黨 領導人民在國統區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反對國民黨獨裁統治的人民民主運動,推動了人民民主革命的勝利發展。
四、國民黨的“制憲”會議和《中華民國憲法》
1、目的:國民黨召開國民大會的目的是為了取得美國的支持,為了給其反動統治披上“民主”的外衣,為了建立國民黨的一黨獨裁統治并使之“合法”化,對此,周恩來指出,國民黨召開國大。制定偽憲法是企圖把“獨裁‘合法’化,把內戰‘合法’化,把分裂‘合法’化,把出賣國家與人民利益‘合法’化”。
國民大會和《中華民國憲法》是非法的。
2、具體表現在:
第一,按照政協協議的規定,國民大會必須在和平的環境中由改組后的政府負責召集,由各黨派共同參加,而此次國民大會是國民黨一手包辦的,且參與此次會議的只有國民黨、青年黨、民社黨以及少數所謂社會賢達參加,代表更廣泛民意的中國共產黨、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都拒絕參加;
第二,大會制定的《中華民國憲法》確認了以蔣介石獨裁統治為核心的國家制度,取消了人民民主自由的基本保障,其“精髓和實質,可以八個字概括盡之;人民無權,獨夫集權”。
國民黨鎮壓民主運動的暴行人民民主運動的高漲
內戰爆發前后,國民黨對國統區的和平民主運動采取了血腥鎮壓政策,制造了駭人聽聞的“一二一血案”、“下關慘案”、“李聞血案”等。在國民黨鎮壓民主運動的時候,共產黨始終與民主人士團結在一起,共同戰斗。面對國民黨對民主運動的殘暴鎮壓,廣大民主人士掀起了更大規模、更加猛烈的反抗,從而使國統區出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以學生運動為中堅、有各階層人民廣泛參加的人民民主運動的高潮。
鎮壓民主運動的暴行和國統區的人民民主運動
1945年12月1日——昆明——“一二一血案”
1946年2月——重慶——“校場口血案”
1946年6月——南京——“下關慘案”
1046年7月——昆明——“李聞慘案”
19466年冬——北京——“抗議美軍暴行”運動
1947年5月——上?!胺答囸I、反內戰、反迫害運動”
1947年5月20日——南京——“五二0血案”
1947年2月28日——臺灣——“二二八起義”
人民民主運動的意義:
第一,使蔣介石政府陷入全國人民的政治包圍之中,越來越孤立;
第二,“偉大的正義的學說運動和蔣介石政府之間的尖銳斗爭”,形成了與人民解放戰爭遙相呼應的第二戰線,有力地配合著人民解放軍反擊蔣介石軍隊進攻的戰爭;
第三,標志著新的人民革命高潮即將到來。
五、民主黨派同國民黨獨裁統治的斗爭
國民黨在制造了一系列鎮壓民主運動的血案后,又加緊對民主黨派進行迫害,使民主黨派進一步認清了其反動本質,逐漸放棄了通過議會道路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的幻想,積極進行反動獨裁統治和內戰的斗爭,并最終國民黨反動派決裂。
六、人民民主革命的勝利
1、背景:(1)人民解放戰爭勝利進軍
(2)推翻國民黨獨裁統治
(3)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4)第一次全體會議
2、標志:新中國的成立
三大戰役: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
殲滅了150多萬,基本上消滅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加速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
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基本勝利的偉大意義
(1)標志著中國100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的結束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社會歷史的結束;
(2)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中國人民擺脫了殖民主義的統治,削弱了帝國主義的力量,從而改變了世界的政治格局;
(3)是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勝利,從而大大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
(4)使中國開始了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時代,成為中華民族走向新生的歷史轉折點。
結合歷史事實,談談為什么在中國走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的道路行不通?
(1)史實:孫中山領導資產階級革命派通過辛亥革命建立的資產階級共和國(中華民國)被北洋軍閥扼殺;抗戰勝利前后各民主黨派期望通過議會道路在中國建立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遭國民黨反動派扼殺;抗戰勝利前后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建立一個包括國民黨在內的由各黨派參加的民主聯合政府的主張遭到國民黨的拒絕。
(2)原因:帝國主義國家要維持中國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地位,不允許中國建立獨立富強的資產階級共和國: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支持中國共產黨,希望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具有與生俱來的軟弱性和妥協性,向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妥協,不能充分發動人民群眾的力量進行革命斗爭,不能實現徹底的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國民黨統治集團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企圖建立國民黨的一黨專政和法西斯統治,不允許在中國建立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中國共產黨代表廣大人民的利益,得到人民的支持與擁護,它所領導的人民革命斗爭勝利發展;共產黨影響的擴大和國民黨對民主黨派的迫害,促使民主黨派放棄了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的主張。
【探究學習總結】抗戰勝利后中國人民爭取民主的斗爭主要有哪些?
(1)重慶談判:中共中央提出“和平、民主、團結”的口號,派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到重慶與國民黨當局舉行和平談判,與國民黨簽訂《雙十協定》;(2)中共參加1946年的政治協商會議,與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合作斗爭,使會議通過了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和平民的政協協議(3)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抵制國民大會和《中華民國憲法》;(4)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內戰爆發后,國統區掀起了以“反饑餓、反內戰、反迫害”為主要內容的人民民主運動的高潮;(5)民主黨派放棄共和國方案,同國民黨獨裁統治進行堅決斗爭(6)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推翻國民政府(7)召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8)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此內容正在抓緊時間編輯中,請耐心等待
于老師
男,中教高級職稱
講課生動,幽默,極具個人魅力。不僅注重對學生知識的教授,更是本著“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于漁”的教學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