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危機”與“新政”》
“美國的悲劇”
1925年,德萊賽《美國的悲劇》一書出版,震動了整個美國,它被譽為“美國最偉大的小說”。這部小說的主人公是出身貧寒的青年克萊德,他追求金錢和地位,逐漸蛻變,最終墮落成殺人犯,在23歲時被送上電椅。作者在惋惜克萊德自我毀滅的同時,以銳利的鋒芒揭露了美國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和腐敗。正如他所說:“這本書整個來講是對美國社會制度的一個控訴。”
“黑色星期四”
1924-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歷了短暫的經濟繁榮。1929年,經濟危機首先在美國爆發,隨即席卷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持續最久的世界經濟大危機。
1933年,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下降40%,各國的工業產量倒退到19世紀末的水平,資本主義世界貿易總額減少2/3,美、德、法、英共有29萬家企業破產。資本主義世界失業工人達到3000多萬,幾百萬小農破產,無業人口顛沛流離。經濟危機給資本主義制度固有的矛盾,引起了資本主義各國的政局動蕩。經濟危機也使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引出一連串的關稅戰、傾銷戰和貨幣戰。
羅斯福新政
經濟危機沖擊了美國的資本主義制度。1933年,富蘭克林-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后,立即以“新政”救治經濟危機,并呼吁美國人民支持他的“大膽試驗”。
《全國工業復興法》是整個新政的核心和基礎。該法規定了各企業的生產規模、價格水平、市場分配、工資水平和工作日時數,規定工人具有集體談判的權利,規定了資本家必須接受的最高工作時數和應付工資額。
此內容正在抓緊時間編輯中,請耐心等待
路老師
女,中教中級職稱
有事業心,責任心且善于學習,具有較高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