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 八年級歷史上冊第7課《抗擊八國聯軍》
一、單選題
1.“神助拳,義和團,只因鬼子鬧中原。”這句話揭示了義和團運動興起和發展的主要原因是()
A. 19世紀末西方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B﹒清政府的統治過于殘暴
C.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D.八國聯軍侵華
2.這是義和團運動時期流傳的揭帖:”......拆鐵道,拔線桿,緊急毀壞火輪船......洋鬼子,盡除完,大清一統靖江山。”據此判斷義和團運動的性質是()
A. 反帝愛國運動
B﹒反帝反封建運動
C﹒愛國官兵的反帝運動
D. 普通的農民運動
4.如果請你擔任歷史紀錄片《1908年的北京東交民巷》的導演,在拍攝當時的北京東交民巷時,不應該出現的場景是()
A .許多外國公使在散步
B. 大量北京居民在準備晚餐
C. 某國使館在舉辦舞會
D. 有外國軍隊在軍事操練
5.《辛丑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該條約內容中,最能說明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的是()
A.賠款白銀4.5億兩
B﹒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各種形式的反帝活動
C. 允許外國軍隊駐扎在從北京到山海關的鐵路沿線要地
D.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
6.有人對中國近代某條約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槍實彈的強盜不僅蠻橫地拆除了我們家的大門,而且耀武揚威地開進我們的院子,旁若無人地站在我們家的甬路兩側,甚至還頤指氣使地闖進我們的堂屋,用槍指著我們的腦袋。”此條約的主要影響是()
A. 嚴重侵犯了中國的領海主權
B.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C. 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D﹒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7.
1840年爆發的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侵略者紛至沓來,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以下對條約的分析正確的是()
①《南京條約》使列強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到內陸
②《馬關條約》打擊了中國民族工業
③《辛丑條約》使清王朝的內政外交受洋人控制
④三個條約的簽訂都使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8.下列關于中國近代歷史的敘述,錯誤的一項是()
A. 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B﹒甲午中日戰爭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 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城,火燒圓明園
D.《辛丑條約》使清政府成為洋人的朝廷
9.近代中國屢遭列強侵略,被迫簽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下面與《辛丑條約》簽訂有關的戰爭是()
A.鴉片戰爭
B﹒甲午中日戰爭
C.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D. 抗日戰爭
10.魯迅說:“至于中國所謂的手段,在我看來,有時也應該說有的,但絕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華”。然而,夷又哪有這么愚笨呢,卻先來一套“以華制華”給你看”。中國近代史上最能體現“以華制華”策略的歷史事件是()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一、義和團運動
義和團:由山東、直隸一帶的義和拳、民間秘密結社和練拳習武的組織發展而來。
義和團運動背景:帝國主義侵略加劇,傳教士活動猖獗
目的:反對帝國主義
口號:“扶清滅洋”
性質:反帝斗爭組織
二、抗擊八國聯軍
八國聯軍侵華的原因:
直接原因:鎮壓義和團運動
根本原因:進一步瓜分中國
義和團運動什么會失敗?
(從主、客觀兩方面分析)
主觀因素:農民階級的局限性
客觀因素: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剿殺
三、《辛丑條約》的簽訂
《辛丑條約》:經濟-清政府賠償白銀4.5億兩,以海關等稅收作擔保。(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稅收受列強控制。
)
政治-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清政府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軍事-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國主義列強的武裝控制之下。)
外交-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國中之國”,成為列強侵華大本營。 )
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清政府改變了外交機構的地位,使之更適應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需要。)
《辛丑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中國社會是怎樣一步步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
①1840—1842年的鴉片戰爭
清政府戰敗簽訂《南京條約》使中國開始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② 1856—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
清政府戰敗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使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③ 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戰爭
清政府戰敗簽訂《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④ 1900—1901年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簽訂《辛丑條約》
清政府被迫簽訂《辛丑條約》,使中國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深淵。
張老師
女,中教高級職稱
歷史教研組長,年級主任,中學高級教師。 有很高的教研、教育、教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