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內容
《自然災害的救援與救助》
自然災害的救援與救助是指在中央和各級地方政府的指導下,動員和組織社會力量,通過多種方式來減少甚至消除自然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恢復基本生存條件,以保障災區人民生存與發展而開展的社會性行動。
災害救助過程中的三個核心環節:災前準備、災中應急、災后恢復。
災前準備
災前準備涉及兩個方面:一是救災物資的種類和數量;二是救災物資的儲備地點。前者是救災的物質基礎,后者關系到災害發生過程中救援物資的到達時間。
儲備救災物資是災前準備的核心任務。由于我國不同地區的災害種類不同,救災物品的儲備也要求因時、因地、因災種而不同。我國將救災物資分為四大類。
為了提高災害應急能力,我國已有十個國家級救災物資儲備基地,它們是天津、哈爾濱、沈陽、合肥、鄭州、武漢、長沙、南寧、成都和西安。遇災時若采用空運救援,從這些儲備基地出發,最遠的地方也可以在7個小時之內到達。
災中應急
災中應急是指在災害發生和災情形成過程中立即采取的行動和對策,最主要的目的是盡可能地挽救生命,保護財產安全,并盡量減少災害造成的影響和危害。因此,災害應急的范圍非常廣泛,一般應包括對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電、供氣、輸油等生命線工程采取緊急防護措施;對可能因災害引發水災、火災、爆炸等的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質儲存設施、水壩、堤岸等次生災害源進行檢查加固等,以此來維護交通、通信系統的安全,確保救災通信的疏暢,確保搶險救災人員、物資輸送和災民疏散的暢通等。
交通通行能力直接關系到救援人員和救援物資的到達時間,所以在受災時要實行交通管制、清理路障,以保證救援區與災區的交通暢通。
我國救災應急能力在交通通行的基礎上,一方面考慮備災物資從儲備區到達災區的時間,另一方面考慮救災人力從儲備地到達災區的時間。我國現已建立以十個儲備基地為中心的應急交通網,空運在1小時內可到達全國70%的縣城;高速公路在4小時內可到達全國1/3的縣城;國道及省級公路在5小時內可到達全國1/2的縣城;鐵路在5小時內可到達全國1/3的縣城。
按照國際通行的規則,一旦發生災害,應按照救災預案進入應急狀態。救災應急預案是政府應對災害的綱領性緊急行動方案,目的是在災害突發的情況下,使救災工作有章可循,有條不紊,高速高效。對于不可準確預測的突發性災害,應急預案就顯得更為重要。
災后恢復
災后恢復的目的,一方面是將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減到最低,另一方面是增強未來災害發生的抵抗能力。
挽救生命,給災民創造基本的生存條件,是當今各國政府在災后的主要工作和應盡的責任。對災民的救援形式主要有政府救濟、民間救濟和國際救濟等。
我國多年來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的防災抗災工作方針和“依靠群眾,依靠集體,生產自救,互助互濟,輔之以國家必要的救濟和扶持”的救災工作方針。我國減災以民政部為主要管理部門,形成了政府無償救濟、軍隊與民眾合作救災,以及全國與地區救災調配的管理體系。
此內容正在抓緊時間編輯中,請耐心等待
王老師
男,中教中級職稱
勇于探索地理教學理論并及時在實踐中推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