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內容
《山地的形成》
褶皺山、斷塊山與火山
山地是陸地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陸地的骨架。山地有多種類型,如褶皺山、斷塊山、火山等,它們的形成和發展都與內力作用有關。
(一)褶皺山
在地殼運動產生的強大的擠壓作用下,巖層會發生塑性變形,產生一系列的波狀彎曲,叫做褶皺。褶皺的基本單位是褶曲,即褶皺的一個彎曲。褶曲有兩種基本的形態,一種是背斜,一種是向斜。從形態上看,背斜一般是巖層向上拱起,向斜一般是巖層向下彎曲。從巖層的新老關系來看,背斜的中心部分巖層較老,兩翼巖層較新;向斜中心部分巖層較新,兩翼巖層較老。在地貌上,有時候背斜發育成山嶺,向斜發展成為谷地。但是,不少褶皺構造的背斜頂部因受到張力,常被侵蝕成谷地,而向斜由于軸部巖性堅硬不易被侵蝕,反而形成山嶺。
由背斜或向斜發育而成的山嶺和谷地,統稱為褶皺山。褶皺山的規模有大有小。大規模的褶皺山系可以綿延數千千米,如縱貫南北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以及橫貫亞歐大陸中南部的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山系等。小規模的褶皺山只有幾十米。
(二)斷塊山
當地殼運動產生的強大壓力和張力,超過了巖石的承受能力時,巖體就會破裂。巖體發生破裂后,如果兩側的巖體沿斷裂面發生明顯的位移,就形成了斷層。如果斷層的位移以水平方向為主,則會錯斷原有的各種地貌,或在斷層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如果斷層的位移以垂直方向為主,則其中相對下降的巖體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我國的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等,相對上升的巖體發育成為山嶺或高地,如我國的華山、廬山、泰山等。
由斷層發育而成的山嶺和谷地,統稱為斷塊山地,簡稱斷塊山。斷塊山是地殼運動過程中形成的一種分布十分廣泛的地貌形態。它的規模大小不等,大的斷塊山可以延伸數千米,如我國的華山等,小的只有幾十米。
(三)火山
處于地下深處的巖漿,在巨大的壓力作用下,有時候會沿著地殼的薄弱地帶噴發出地表。如果巖漿是沿著地殼的線狀裂隙流出,往往形成寬廣的玄武巖高原,如哥倫比亞高原。如果巖漿是沿著地殼的中央噴出口或管道噴出,往往會形成火山,如我國的長白山的主峰。
火山由火山口和火山錐兩部分組成。火山口是地下巖漿上涌噴出地表的出口。沒有破壞的火山口是一個中央低凹的封閉洼地,有時候會積水形成湖泊,如我國的長白山天池。破壞后的火山口呈半封閉狀態。火山錐是由火山碎屑物質和噴涌出來的巖漿在流動過程中堆積而成的錐形體。它一般由多次火山噴發形成,上部坡度較大,下部坡度較緩。
火山的規模大小不一,大火山的相對高度可達4000-5000米,火山口直徑為數百米;小火山的相對高度不及100米。
山岳對交通運輸的影響
與平原相比較,山岳相對高度大,地形崎嶇,對交通運輸方式的選擇、交通運輸線路的分布和延伸方向影響比較大。
在山岳地區修建交通運輸干線,不僅成本高,難度也比較大。為了降低修建成本和難度,在山岳地區,人們通常優先建造成本較低、難度較小的公路,其次才是鐵路。所以,一般情況下,山岳地區的交通運輸線主要以公路為主,而后才是鐵路。
在山岳地區,人們通常會把線路地址選在地勢相對和緩的山間盆地和河谷地帶。因此,山岳地區的交通線路,主要分布在山間盆地和河谷地帶,在其他地區密度比較低。
為了達到線路的技術要求,在山岳地區修建公路和鐵路往往需要迂回前進。同樣的直線距離,山岳地區的線路彎曲程度和總長度一般要大于相應的平原和丘陵地區。
此內容正在抓緊時間編輯中,請耐心等待
王老師
男,中教中級職稱
勇于探索地理教學理論并及時在實踐中推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