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內容
《太平天國運動及辛亥革命》
一、太平天國運動
1、背景:
鴉片走私更加猖獗,白銀外流,銀價上漲
洋貨大批涌入東南各省官吏管理搜刮百姓
連年自然災害的發生,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激化
農民暴動,此起彼伏,洪秀全創立的拜上帝教的推動
2、經過
興起:1851年1月,洪秀全領導拜上帝會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起義,建號太平天國;
全盛:1853年,攻克南京,定為都城,改為天京。北伐受挫,西征勝利,軍事上達到全盛;
綱領:《天朝田畝制度》
轉折:1856年,天京事變,由盛轉衰
危局:
1859年洪仁軒提出改革內政、建設國家的方案,是先進的中國人最早在中國提出的發展資本主義方案--《資政新篇》
失敗:1863年7月,天京陷落。
二、辛亥革命
1、背景:
1)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物質基礎)
2)資產階級革命知識分子隊伍壯大及民主革命思想傳播,中心在上海,東京(思想基礎)
3)資本階級革命團體、革命政黨建立(組織基礎)
4)革命黨人發動了一系列武裝起義(軍事基礎)
2、進程
1)1911.10,武昌起義爆發
2)中華民國成立,1912.1.1
3)《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內容:
主權在民(根本上否定了君主立憲制);三權分立(體現了資產階級民主自由原則);責任內閣制(限制袁世凱)
性質:中國近代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性質的民主憲法
意義:具有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進步意義
帝制終止:1912.2.12 宣統帝退位
結局:1912.3 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3、意義: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客觀上打擊了帝國主義侵略勢力,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4、局限性: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所竊取,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務,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
三、《天朝田畝制度》與《資政新篇》的對比
1、聯系:
都是太平天國的綱領,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質,都沒有正真實施過。;兩者在社會發展趨勢和社會經濟主張方面是相反的、矛盾的。
2、區別
產生背景不同:前者頒布于強盛時期,后者提出于衰落時期。
社會主張不同:前者消滅私有制,后者主張私有制。
群眾基礎不同:前者滿足農民的利益要求,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后者沒有反應農民迫切的土地要求,不可能得到農民的擁護。
作用不同:前者推動太平天國的發展,后者沒能付諸實施,對太平天國運動的斗爭,沒有起到積極作用。
反應同一時的的不同特點,后者具有鮮明的資本主義色彩,堪稱第一個近代化綱領。
此內容正在抓緊時間編輯中,請耐心等待
謝老師
男,中教高級職稱
一位丹心育人、無私奉獻、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教育工作者;一位在平凡教育崗位上積累了豐富經驗的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