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的復制》
對DNA分子復制的推測
沃森和克里克在發(fā)表DNA分子雙螺旋結(jié)構(gòu)的那篇著名短文的結(jié)尾處寫道:“在提出堿基特異性配對的看法后,我們立即又提出了遺傳物質(zhì)進行復制的一種可能機理。”你能從DNA分子的雙螺旋結(jié)構(gòu),設想出DNA復制的方式嗎?
沃森和克里克緊接著發(fā)表了第二篇論文,提出了遺傳物質(zhì)自我復制的詳細假說:DNA分子復制時,DNA分子的雙螺旋將解開,互補的堿基之間的氫鍵斷裂,解開的兩條單鏈作為復制的模板,游離的脫氧核苷酸依據(jù)堿基互補配對原則,通過形成氫鍵,結(jié)合到作為模板的單鏈上。由于新合成的每個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來DNA分子中的一條鏈,因此,這種復制方式被稱做半保留復制。
DNA半保留復制的實驗證據(jù)(選學)
要分析DNA的復制究竟是半保留的還是全保留的,就需要區(qū)分親代與子代的DNA。1958年,科學家以大腸桿菌為實驗材料,運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技術,設計了一個巧妙的實驗,證實了DNA的確是以半保留的方式復制的。
首先,科學家以含有15N標記的NH4CL培養(yǎng)液來培養(yǎng)大腸桿菌,讓大腸桿菌繁殖幾代,再將大腸桿菌轉(zhuǎn)移到14N的普通培養(yǎng)液中。然后,在不同時刻收集大腸桿菌并提取DNA,再將提取的DNA進行離心,記錄離心后試管中DNA的位置。
如果DNA是以半保留的方式復制的,那么離心后應該出現(xiàn)三條DNA帶:一條帶是15N標記的親代雙鏈DNA(用15N/15N表示),其密度最大,最靠近試管底部;一條帶是只有一條DNA鏈被15N標記的子代雙鏈DNA(其中一條鏈為15N,另一條鏈為14N,用15N/14N表示),其密度居中,位置也居中;還有一條帶是兩條DNA鏈都未被15N標記的子代雙鏈DNA(用14N/14N表示),密度最小,離試管底部最遠。實驗結(jié)果與預期的一樣,在試管中出現(xiàn)了DNA的這三條帶,證明DNA的復制是以半保留的方式進行的。
DNA分子復制的過程
DNA的復制是指以親代DNA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過程。這一過程是在細胞有絲分裂的間期和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的間期,隨著染色體的復制而完成的。
復制開始時,DNA分子首先利用細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兩條螺旋的雙鏈解開,這個過程叫做解旋。然后,以解開的每一段母鏈為模板,在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利用細胞中游離的4種脫氧核苷酸為原料,按照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各自合成與母鏈互補的一段子鏈。隨著模板鏈解旋過程的進行,新合成的子鏈也在不斷地延伸。同時,每條新鏈與其對應的模板鏈盤繞成雙螺旋結(jié)構(gòu)。這樣,復制結(jié)束后,一個DNA分子就形成了兩個完全相同的DNA分子。新復制出的兩個子代DNA分子,通過細胞分裂分配到子細胞中去。
DNA分子的復制是一個邊解旋邊復制的過程,復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條件。DNA分子獨特的雙螺旋結(jié)構(gòu),為復制提供了精確的模板,通過堿基互補配對,保證了復制能夠準確地進行。
DNA分子通過復制,將遺傳信息從親代傳給了子代,從而保持了遺傳信息的連續(xù)性。
此內(nèi)容正在抓緊時間編輯中,請耐心等待
李老師
女,中教高級職稱
具有較強的溝通能力,很容易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