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內容
第六單元拓展閱讀《諷諫小議》
大權在握的帝王,多少賢臣良相都不難羅致,得到奮不顧身的批評者卻很難。晏嬰去世時,齊景公哭道:“從前晏子一天責備我三次,今后誰來批評我呢?”魏徵死的時候,唐太宗痛哭流涕,說自己丟了一面鏡子,從此不能知得失。他們的感受很可能是真實的。帝王的特點是權力的獨霸。連對骨肉、功臣、親信都心存疑慮,提防他們對自己的寶座有覬覦之心。君王的孤獨感不可排遣,故自稱“寡人”,他孤零零一人料理龐大的帝國,當然力不從心。他的希望是:屬下既不挑戰自己的權力,又能夠排憂解難。諫諍制度就這樣進入了古代的王權體制。
諫是一個很具中國特色的詞,意為下級對上級的規勸,多用于君臣之間。君臣關系的本質是無條件的、無理性的統治與服從,這是天下最不平等的關系?;实壑髟滓磺?,金口玉言:言出法隨,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有理服從,無理也要服從,就是冤枉了,殺頭了,還要謝恩。但是,皇帝也迫切需要臣子的智慧,也就是在決策的關頭,提出反對的意見,也就是諫。說得合乎圣意,龍心大悅,可能得到物質的賞賜和精神的褒揚,但是,一言不合,天顏震怒,血濺午門,尸陳宮闈,甚至株連九族。
傳說中的諍諫故事,往往把臣子對君王的批評,特別是那些比較成功的批評,渲染得過于輕松,好像是全憑一點口頭表達的技巧,就君臣一體,同心同德,一點風險都沒有。其實,臣子對君王的進諫,實在是一種刀斧手陰影下的血腥冒險。設想他把刀架在你脖子上讓你說話,最聰明的辦法是不用言語去激怒他。對待皇帝,本來這是明擺著的道理。但是,帝王卻把“文死諫”和“武死戰”并列,要求臣子不顧身家性命,把“犯顏直諫”當做忠臣的表率。從臣子來說,實在是拿性命去做君王的心理實驗。比干進諫商紂王,結果被挖心;春秋時代的史魚,干脆自我了斷,來個尸諫。通觀諸史,直諫而死的大臣比比皆是。到了明代,海瑞要直諫,就變得聰明而冷峻了,自己先準備好棺材。明成祖感嘆說:“敢為之臣易求,敢言之臣難得。”皇帝任意殺戮直臣,卻抱怨敢直言進諫的人太少,君王為什么沒有起碼的自我反???是王權的絕對化,蒙蔽了他們自己。
一個王朝對于諍諫的寬容度,決定了它的文化生態。隋煬帝是拒諫的暴君,手下便出了一批奴顏媚骨的臣子。唐太宗善于納諫,唐初遂涌現了一群骨鯁之士。有個叫裴矩的人,早先仕于隋,是隋煬帝的馬屁精之一,后來仕唐,一變而風骨凜然。研究歷史的司馬光因此感嘆說:皇帝不喜歡批評,忠臣變佞臣;皇帝喜歡聽批評,佞臣變忠臣?;实凼菢藯U,臣子不過是隨標桿移動的影子。元英宗十分向往貞觀年間君臣相得的情景,問身邊的大臣拜住:“今天可還有魏徵那樣敢說話的人?”拜住回答道:“什么樣的皇帝,就有什么樣的大臣。圓盤子盛水,水是圓的;方杯子盛水,水就是方的。因為唐太宗有度量,肯納諫,所以魏徵才敢說真話。”
但是,和擁有無限權力的君王周旋,終究是危險的?!鞍榫绨榛ⅰ钡恼f法,并非虛言。唐太宗納諫,從善如流,堪稱千古一帝。賢相魏徵在朝堂上經常頂撞他,甚至拒絕簽發他批閱的文件,他每每能克制住自己,深得史家稱道。但是,他畢竟是個人,有情緒不好的時候。有次退朝后恨恨道:“魏徵這家伙,老是頂撞我,總有一天,殺了這個鄉巴佬?!毙液瞄L孫皇后是十分賢德的女人,馬上穿上吉衣朝服,說,君明則臣直,魏徵敢于頂撞陛下,說明皇上很是賢明,皇上得了直臣,故我來慶賀。魏徵的仕途尚且如此兇險,其他犯顏直諫的大臣,幾人有幸遇上李世民這樣的明君,長孫那樣的賢后?最聰明的辦法莫過于三緘其口。是封建王權體制養育了廟堂上一代又一代的阿諛逢迎之徒。
古人說,納諫者昌,拒諫者亡。不少君主重視求諫,堯設誹謗之術,舜懸招諫之鼓;封建時設立諫諍機構,付薪水養了一批諫議大夫、拾遣、補闕、正言之類的官員專挑皇帝的毛病,都是對批評稀缺的補救措施。一個缺乏批評的王朝,勢必迅速走向腐敗和衰亡。
閱讀歷史上的諍諫故事,千萬不能忘記故事背后的虎視眈眈的刀斧手。從根本上來說,諍諫和封建王權相互矛盾。真正的批評不可能產生于主奴之間。
沒有平等,便不能分享真理。
此內容正在抓緊時間編輯中,請耐心等待
安老師
男,中教高級職稱
市級重點中學語文教師,曾在全省、全國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中獲獎,具有豐富的語文基礎教學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