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獸》
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圮于河,二石獸并沉焉。閱十余歲,僧募金重修,求二石獸于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數小舟,曳鐵鈀,尋十余里無跡。
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眾服為確論。
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于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嚙,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如其言,果得于數里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2021年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 第24課《河中石獸》
一、單選題
二、填空題
1.給下列加粗字注音。
山門圮于河() 棹數小舟()
曳鐵鈀() 為暴漲攜之去(()
湮于沙上() 嚙沙為坎穴()
石必倒擲坎穴中() 溯流逆上()
三、按要求做題
1.根據課文填空。
對于河中石獸的位置________,寺僧判斷其在________,依據是________;講學家判斷其在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老水兵則判斷其在________,是因為________。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閱讀理解
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圮于河,二石獸并沉焉。閱十余歲,僧募金重修,求二石獸于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數小舟,曳鐵鈀,尋十余里無跡。
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眾服為確論。
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于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嚙,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如其言,果得于數里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1. 用文中的話說說老河兵是怎樣具體分析“石必倒擲坎穴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河兵“凡河中失石,當求之于上流”的論斷是綜合分析了哪些因素得出的?從其“老河兵”的身份看,他能作出正確推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對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文章敘述以時間為序。先寫寺僧尋找石獸未得,再寫講學家的議論令眾人信服,最后寫老河兵的分析及眾人據其推斷終得石獸。
B.文章語言簡潔。如寫寺僧沿河打撈石獸,僅用“棹”“曳”“尋”等動詞領起三個短句,簡述打撈經過,以“無跡”交代結果。
C.文章寓理于事。作者借人們尋找石獸的經過及令人驚訝的結局,引出天下事不可“據理臆斷”的深層思考。
D.文章人物各具特點。在打撈石獸一事上,寺僧不切實際,認識片面;講學家不深思熟慮而盲目行動;老河兵綜合考慮,實事求是。
作者簡介
紀昀(1724-1805),清代學者、文學家。清代有名的才子,學識淵博,自幼聰慧過人,再加之后來對人情事故之通達,24歲便中進士,31歲成為翰林院大學士。他為人為官剛直不阿,機智善辯,其淵博學識和管理才能深受乾隆帝賞識,成為卷帙浩繁的四庫全書的總纂官,其作品涉獵文學、歷史、哲學、政治、經濟、地理等各個領域。撰有《閱微草堂筆記》等。
讀準字音
河干 gān
圮pǐ于河
棹zhào數小舟
曳yè鐵鈀pá
非木杮fèi
湮yān于沙下
嚙niè沙為坎穴xué
可據理臆yì斷歟yú
文章大意
滄州南邊有一座寺廟就在河岸上,寺院的大門倒塌在河中,(門前)兩只石獸一起陷入水中。過了十多年,僧人募集資金重新修繕寺廟,在水中尋找石獸,竟然無法找到, 就認為石獸順著河水流到下游去了。劃著幾只小船,拖著鐵耙,往下游找了十幾里地,不見石獸的蹤跡。
一位教書先生在寺中開設學館教學,聽了這件事笑著說: “你們這些人不能推究客觀事物的道理。這兩尊石獸不是木片,怎么能夠被洪水攜帶走呢? 只不過石頭的性質堅硬沉重,沙子的性質疏松漂浮,石獸埋沒在沙中,逐漸沉到深處罷了。順著河水尋找它們,不是弄顛倒了嗎?” 大家信服,認為是確定不移的道理。
一位鎮守河防的老兵聽到了這件事,又笑著說:“凡是河水中丟失的石頭,應當到上游去尋找。”正因為石頭的性質堅硬沉重,沙子的性質疏松漂浮,(所以)河水不能沖走石頭,它相反的沖刷力量,一定在石頭下面迎水的地方沖走沙子形成陷坑。越沖刷坑越深,到了石頭的一半那么深,石頭一定倒轉栽倒在洞坑中。 如此這般又一次沖刷,石頭又往后翻轉一圈。翻來翻去停不下來,石頭于是反而逆著河水朝相反的方向移到上游去了。 到下游尋找石頭,固然顛倒了;在河底尋找,不更加顛倒嗎? 按照他說的那樣去找,果然在上游幾里外找到了石獸。 真么說來,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一點、不知其中第二點的多了, 可以憑據常理主觀地推斷嗎?、
一詞多義
之:聞之笑曰:代詞,代順流而下尋找石獸這件事
沿河求之:代詞,代石獸
一老河兵聞之:代詞,代講學家的話
當求之于上流:代詞,代石頭
其反激之力:的
至石之半:的
求之下流、求之地中:代詞,代石獸
然則天下之事:的
古今異義:
干:古:岸;今:不潮濕
是:古:這;今:表判斷的動詞
閱:古:經歷;今:看
物理:古:事物的道理;今:一門學科
已:古:停止;今:已經
課堂測驗
1、文中主要說出了幾位主要人物,概括他們各自尋找河中石獸的四種方法及結果?
2、在文中找出他們尋找石獸的理由有什么不同?
3、講學家與老河兵推理的前提都是“石性堅重,沙性松浮”,為什么結論不一樣呢?
4、為什么前三種方法是錯的,只有老河兵的方法是對的?
課文是怎樣結構的?闡述的事理對我們平時的生活、學習有什么啟示?
本文圍繞尋找河中石獸這一線索,展開戲劇性的情節,在前三段通過寺僧、講學家、老河兵對尋找石獸的不同見解的敘述,寓理于事,作者在文末以議論的方式點明自己的觀點:“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這句話,既是對講學家之類一知半解而又自以為是的人的辛辣嘲諷,又指明了認識事物的方法和途徑: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調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觀臆斷,而應當遵循客觀事物的規律。同時也詮釋了生活學習中要注意理論聯系實際,不可做空頭理論家的哲理。
文章主旨
許多自然現象的發生往往有著復雜的原因,我們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僅僅根據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據常情主觀作出判斷。
張老師
男,中教高級職稱
市級重點初中語文教師,高級教師職稱,市優秀青年人才、優秀教師、“教學標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