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1、知道“三國同盟”、“三國協約”兩大軍事集團,認識兩大軍事集團形成的嚴重后果。
2、了解薩拉熱窩事件的主要過程,認識突發事件對人類和平的威脅。
3、以凡爾登戰役為例,認識一戰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災難,樹立熱愛和平的意識。
4、分析一戰爆發的原因和性質,體會戰爭的殘酷。
探究一: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一戰爆發的原因)
1、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
帝國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一戰爆發的根本原因)
2、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爭奪
當時歐洲有關國家有哪些利益要求?
A 德:防止法國再次稱霸歐洲大陸,崛起復仇 ;重新瓜分世界,奪取世界殖民地
B 法:復仇,奪回歐洲霸權。
C 英:維護霸權、殖民地,維持歐洲大陸均勢
D 俄:爭奪巴爾干地區
E 奧匈:視巴爾干地區為其勢力范圍
F 巴爾干國家:反對外來奴役,爭取獨立
3、兩大軍事集團形成
19世紀后半期,法國與德國之間、俄國與奧匈帝國之間、英國與德國之間的矛盾不斷激化。1882年,由德國、奧何帝國和意大利組成的三國同盟正式形成;20世紀初,英國分別與法國、俄國締約,建立起三國協約。這兩大軍事集團展開瘋狂的擴軍備戰,沖突不斷。
兩大軍事侵略集團的形成,就其實質而言,說明了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斗爭日趨激烈。
根本原因:帝國主義國家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
組成國(核心國):三國同盟:德、奧、意(德國為核心)
三國協約:英、法、俄(英國為核心)
性質:帝國主義軍事侵略集團
影響:兩大軍事集團展開瘋狂的軍備競賽,局部沖突不斷,世界大戰一觸即發。
帝國主義軍事結盟的原因 (1)為了國家利益
(2)國際形勢和戰略需要
(3)綜合國力
軍事結盟的目的:增強自身實力,在競爭中戰勝對手,以爭奪世界霸權。
核心矛盾:英德矛盾
歐洲列強爭奪的焦點:巴爾干地區
一戰前的巴爾干半島為什么被稱為“歐洲的火藥桶”?
①戰略地位重要;②有豐富資源;③民族成分復雜,民族獨立意識強烈;④歐洲列強勢力介入。
4、薩拉熱窩事件
奧匈帝國企圖吞并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遭到塞爾維亞的強烈反對。1914年6月,奧匈帝國皇儲費迪南大公為了向塞爾維亞炫耀武力,到波斯尼亞檢閱軍隊。
6月28日,費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被塞爾維亞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殺。這就是薩拉熱窩事件。這一事件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一粒火星)。
5、一戰爆發的原因
(1)根本原因:帝國主義國家之間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
(2)主要原因、目的:帝國主義國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爭奪世界霸權。
(3)具體原因: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交戰雙方)兩大軍事侵略集團形成,擴軍備戰,沖突不斷。
(4)直接原因:1914年6月28日,薩拉熱窩事件。(導火線)
探究二:第一次世界大戰過程
1、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以薩拉熱窩事件為借口,向塞爾維亞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2、第一次世界大戰交戰雙方
三國同盟:德國、奧匈帝國、意大利,德國是核心國。
三國協約:英國、法國、俄國,英國是核心國。
3、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場和戰線
戰場主要集中在:歐洲
歐洲三條戰線:西線、東線、南線
西線:比利時、法國北和德法邊境英法←→德
東線:波羅的海南岸至羅馬尼亞
俄←→德奧匈
南線:巴爾干半島 塞爾維亞←→奧匈
4、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重大戰役(轉折點)
時間:1916年
交戰雙方:德→法
作戰方式:陣地戰
傷亡:近百萬人
結果:德國失敗
特點:殘酷性
地位:凡爾登戰役有“絞肉機”“地獄”“屠場”之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5、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擴大(1917年加速一戰結束的事件)
(1)1917年,交戰各國已經精疲力竭,士兵厭戰情緒高漲。
(2)1917年,美國參戰,大大增強了協約國一方的力量
原因:凡爾登戰役后,戰略主動權轉移到協約國一方;
目的:撈取戰利品、爭奪世界霸權;
影響:使協約國經濟、軍事實力大增,加速一戰結束。
(3)1917年俄國爆發十月革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
(4)1917年中國參戰
6、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1918年11月,德國投降,戰爭以同盟國的失敗而告終。
探究三: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果
1、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一次規模空前的戰爭,是西方列強為重新瓜分世界、爭奪世界霸權而發動的一場帝國主義戰爭。
2、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概況
戰爭歷時:4年多(1914.7—1918.11)
參戰國家:31個(協約國27個,同盟國4個)
牽涉人口:約15億
戰爭范圍:歐洲、亞洲和非洲三大洲
人員傷亡:3000多萬
經濟損失:3400多億美元
新式武器:坦克、潛艇、飛機、大炮等
3、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特點
時間長、規模大、范圍廣、損失重、武器新
4、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1)一戰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空前規模的戰爭,給各國人民帶來深重的苦難。
(2)第一次世界大戰大大削弱了歐洲的力量,從根本上動搖了歐洲的世界優勢地位。
(3)削弱了帝國主義的殖民力量,進一步促進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覺醒。
5、第一次世界大戰對中國的影響
政治上:巴黎和會引發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經濟上:一戰中帝國主義忙于戰爭,放松對中國經濟侵略,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獲得短暫發展,即“黃金時代”。
思想上:一戰中爆發了十月革命,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
6、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啟示
(1)珍愛和平,遠離戰爭。
(2)用和平的方式解決國際爭端,加強國際間的合作與交流。
(3)科技是把雙刃劍,要趨利避害。
(4)反對霸權主義,反對恐怖主義,維護世界和平。
張老師
男,中教高級職稱
熱愛教育,有多年教學經驗,講課風趣幽默,親和力強;條理清晰,重點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