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內容
《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復習課)》
線索一、古代思想領域由“百家爭鳴”到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過程:
春秋戰國時期:儒家思想的創立與形成(與其它各家思想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
西漢時期:儒家思想的神秘化和正統化(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學取代漢初的黃老之學,成為統治思想)
宋明時期:儒家思想的哲理化(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對儒學的更新,將儒學發展到新的高度)
明清之際:對儒學思想的反思與批判(李贄的“異端”思想和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的“經世致用”思想,開啟了近代思想啟蒙的先河)
一、產生
(一)歷史背景
第一,在經濟上: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使生產力得以提高和發展;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經濟的迅速發展,為學術文化的繁榮提供了物質條件。
第二,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宗法分封制日益崩潰瓦解;諸侯爭霸,戰亂不斷,政治分裂;新興地主階級崛起。
第三,在階級關系上:“士”階層的活躍和受重用。各諸侯國都想富國強兵,兼并他國,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別地禮賢下士;“士”們也希望實現用自己的思想主張治國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第四,在思想文化上:教育壟斷被打破,私學興起,文化下移,造就了一大批知識淵博和閱歷豐富的文士,同時也為學術繁榮提供了輿論陣地。
(二)概況
孔子的主張
政治思想:核心:仁和禮、為政以德
哲學思想:對鬼神的存在持懷疑態度,主張敬鬼神而遠之,優先討論人世間的實際問題
教育思想:“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實事求是”“學思相結合”“獨立思考,敢于堅持正確意見”
(三)地位
當時未受太多重視。
孔子生活在社會大動蕩的時代,他一生孜孜不倦地探索治國平天下的道理。孔子進行了長達14年的“周游列國”,以求士并宣傳其學說,他訪問了衛、陳、蔡、曹、宋、鄭等國,雖然受到禮遇,但并不重用,他四處碰壁,自覺猶如“喪家之犬”。孔子強調仁政、禮治,為政以德,這對于當時急功好利不斷從事攻戰的各諸侯國君主來說,自然是格格不入的,不符合諸侯要求進行爭霸戰爭和改革以富國強兵的要求。
(四)影響
孔子的思想包含了對百姓的關心和愛護,包含了民本思想,有利于神治統治者的暴政,緩和階級矛盾。但其思想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后世中外的影響。
孔子“以德治民”的思想和今天我國“以德治國”的主張有何異同?
(1)相同點:都具有人本主義思想;有利于和諧人際關系,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2)不同點:出發點不同。孔子的主張是為了維護奴隸主階級的統治而采取的權宜之計,剝削階級不可能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今天的人本思想一切從人民利益為根本,樹立科學發展觀。
孔子的思想體系博大精深,為什么他的主張卻不被統治者采納呢?
孔子所處的年代是春秋末年,諸侯爭霸,社會動蕩,戰爭不斷,生產遭到嚴重破壞、當時社會發生劇烈變革,舊的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日趨崩潰,社會秩序混亂不堪,社會的價值觀遭破壞。孔子作為一名沒落的奴隸主貴族,為了維護奴隸主貴族的利益,從而提出“仁愛”、“德治”等主張以緩和當時尖銳的社會矛盾,解決當時日益嚴重的社會危機;又提出“復禮”的主張,通過恢復西周的禮樂典章制度,把顛倒了的社會等級在制度重新恢復正常。由此可見,孔子的思想實質上是在力圖維護以分封制為核心的奴隸制。他的這一保守思想違背了歷史發展的趨勢,不適應當時社會發展的需要,所以不受到重視。
二、初步發展
(一)歷史背景
孟子、荀子思想產生的背景與孔子的一致,不過戰國時期的政治、經濟變革更加猛烈。
(二)概況
孟子、荀子繼承并發展了孔子的學說,使儒家在戰國時期得到了發展
孟子的思想主張:仁政、民貴君輕、性善論、先義后利
荀子的思想主張:“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性惡論、禮法并德
(三)地位
儒家思想經過孟子、荀子的總結和改造發展,體系更加完整,成為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但總體來說還是“迂遠而闊于事”,沒有受到統治者的重視。
戰國時期諸侯爭霸更加激烈,對富國強兵、變法革新等要求更加強烈。儒家思想雖然逐步擺脫倫理道德強烈的色彩,更加向政治靠攏,但與諸侯的要求還是有較大差距的。
(四)影響
沒有受到統治者的重視,在當時的影響有限,其影響也主要體現在對后世的影響。正確認識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
積極:民本思想減輕對人民的剝削,對封建統治者緩和階級矛盾,維護統治的長治久安發揮了重要作用。
消極:民本思想不是維護人民利益為出發點的,是一種加強封建統治的策略,與當今所提倡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著本質的區別。
三、確立統治地位,成為主流思想
(一)歷史背景
第一 在政治上: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國家建立,但皇權與相權尤其是中央與地方矛盾嚴重激化,邊患嚴重,階級矛盾激化,這些都要求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從秦始皇建我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皇權統治以后,由于秦朝殘暴的統治,很快引發了秦末農民大起義,不久形成楚漢之爭和各武裝勢力的割據,漢初的皇權得以削弱,異姓王和同姓王的地方割據統治,影響中央王朝的統治,景帝時代的七國之亂,典型表現了地方割據勢力對中央的威脅,到漢武帝時,這些諸侯王勢力依舊尾大不掉,使漢朝中央集權統治受到嚴重威脅。匈奴不斷騷擾邊境,漢初的和親政策已經無濟于事。
第二 在經濟上:經濟上,由于統治者為了安定民心,緩和社會各種矛盾,長期采用黃老的“無為而治”的政策,經濟恢復發展,國家相對富強,為“有為”提供了物質基礎;一些不法大臣,大商賈、大地主大量兼并土地,對農民強取豪奪,造成社會不安;
第三 在思想文化上:黃老之學不能適應強化中央集權形勢發展的需要,而儒家學說經過一段時間的自我調整,整合出了一套為中央集權服務的新的理論體系。
第四 漢武帝:積極開拓發展大一統事業,在政治和經濟上,漢武帝先后采取了推恩令等政策。削弱諸侯王的割據勢力;在思想文化方面,實行“獨尊儒術”,把儒學提高到國家的正統獨尊的地位。
(二)概況
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應、君權神授、仁政、大一統、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等主張。繼承了先秦儒學民本、重民等思想,發展了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服務的理論。
(三)地位
通過“罷黜儒家,獨尊儒術”確立了儒學的統治地位,成為厚實的主流思想
(四)影響
積極:儒學在政治上占據統治地位,君權神授思想賦予了君主崇高的權威,有利于鞏固中央集權和打擊地方割據勢力:儒學從此確立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主流地位。發揚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消極:新儒學具有神權色彩,導致兩漢時期迷信思想嚴重泛濫;儒學獨尊局面形成,實際也是文化專制,禁錮人們思想,封建社會后期阻滯了學術思想的發展,阻礙了科技文明的進步,導致中國近代的落后。
比較漢代的新儒學與先秦儒學的區別:
(1)從思想內涵來看,漢儒將陰陽家、黃老之學、法家的思想納入自己的理論體系、發展與改造了先秦儒學。
(2)從與當政者的關系而言,先秦儒學批判暴政而致力于建立理想化的社會秩序;漢儒則退而求其次,承認現實社會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權專制),即從批判時政轉為維護現實統治。
黃老之學統治地位喪失的原因是什么?
(1)是自身的缺陷和不足。由于實行“君無為而臣有為”的政策,使皇權與相權、中央與地方(郡守、王國)的矛盾日益尖銳。
(2)隨著社會穩定,經濟發展,黃老之學不能適應強化中央集權形式發展的需要。
(3)儒家學說經過一段時間的自我調整,整合出了一套為中央集權服務的新的理論體系。
四、受到挑戰,出現危機
(一)原因:魏晉南北朝以來,社會動蕩不安,佛教和道教迅速傳播,信徒眾多。
(二)概況
三教之間彼此辯駁、相互吸納滲透,調和之風日益興盛。
儒教根據時代的特點,逐漸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一些積極合理,逐漸形成所謂“三教合一”的新儒家思想體系。
五、繼續發展,理學出現
(一)歷史背景
第一 政治原因:唐末五代以來,藩鎮割據,社會動蕩,,政治分裂,在此過程中,傳統的封建倫理綱常遭到破壞;而兩宋時期,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又尖銳,統治者要求加強中央集權,以適應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要求。
第二 經濟原因:唐宋以來,封建經濟發展繁榮,人身依附關系相對減弱,為確保對廣大人民的有效控制,迫切要求建立一套對廣大人民剝削和統治進行辯護的理論。
第三 思想文化方面:漢代以來,科技發展對傳統儒學提出了新挑戰,尤其是儒學的一些迷信理論受到了質疑,需要理論的更新,儒、佛、道三教并立,“三教合一”潮流出現,儒學吸收佛道思想,體系逐步更新。
第四,宋代環境:宋代重文輕武,科舉發達,這些為文化的發展提供了良好人才和好的學術文化環境
(二)兩漢
新儒學吸收了佛道關于宇宙、自然的深層考慮,又把它們與傳統儒學聯系起來,構造了新的儒學體系。主要有程朱理學、陸王心學兩大流派。主要思考了世界的本原問題、獲取的方法、如何處理封建倫理道德與封建統治等問題。
1、程朱理學
(1)代表人物:程顥、程頤和朱熹。“二程”開創了一個重新解釋儒學的思想系統,而朱熹是新儒學的集大成者。
(2)主要思想
1)世界觀:
在宇宙:“理”是世界的本原,是萬事萬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則;
在社會:“理”是儒家道德倫理;
在個人:“理”就是人性
2)方法論:“格物致知”
3)“存天理,滅人欲”:個人修養要以敬畏天理為準則,才能達到圣賢之道,當人的私欲與準則發生沖突時,就要“存天理,滅人欲”。
2、陸王心學
(1)陸九淵(南宋):
世界觀:心是天地萬物淵源,即“心即理也”
求“理”方法:“發明本心”,就是進行內心的反省。
(2)王守仁(明)
主張:
認為學術流弊導致道德淪喪,從而引起社會動蕩,主張以心學來更新理學。這種思潮的結晶便是“陽明心學”。
核心是“致良知”:認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復良知就能成為圣賢。
(三)地位
理學逐步成為宋明時期的統治思想。它理論體系完整縝密,又適應了唐末以來重建倫理綱常和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
(四)影響
積極:宋明理學具有和諧意識,強調人與自然、與家庭、與國家的和諧的意識。
宋明理學具有憂患意識,鼓舞歷代仁人志士胸懷天下,奮發進取,為理想不懈追求。
宋明理學崇尚道德,重義輕利,強調自我約束,可以促進文明的進步。
宋明理學強調身體力行,強調自主自強的精神,對中國文化起了推動和促進作用。
消極:尊卑等級觀念:重男輕女的觀念;因循守舊的觀念;重利輕義的觀念;重禮輕法的觀念。
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有什么異同之處?
(1)相同點:
都是儒學的表現形式,都繼承了孔孟“仁”、“禮”的思想。都認為世界的本原是“理”。
都有助于統治者維護專制統治,壓抑、扼殺人們的自然欲求;
都重視主觀意志力量,強調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又凸顯人性的莊嚴,對塑造中華民族性格起到了積極作用。
(2)不同點:
程朱理學認為世界的本原是“理”;陸王心學認為心就是天地萬物的淵源,認為本心就是“理”;
程朱理學主張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認識和把握“理”;陸王心學提出,求“理”就是進行內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復良知就能成為圣賢。
六、批判繼承中發展
(一)歷史背景
第一 政治原因:明末清初,是我國歷史上一個劇烈動蕩的時期。封建制度腐朽,君主專制空前加強,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銳,封建社會的危機日益加深。
第二 經濟原因:資本主義萌芽在某些地區出現并得到緩慢發展,社會風尚發生變化,人們競相逐利;而封建政府重農抑商。
第三 思想文化方面:西方近代科技開始傳入我國,開拓了人們的視野;封建綱常禮教腐朽嚴厲,八股取士,文化專制。
第四 外交方面:推行閉關鎖國政策,但西學東漸,近代科技傳入開闊了眼界。
(二)概況
李贄將矛頭直指封建禮教和整個正統思想,其思想具有鮮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戰斗精神。
主張:(1)政治思想:大加鞭撻程朱理學,否認孔孟學說是萬世至論。
倡導個性的自由發展
肯定人們追求物質享受
提出男女平等的觀點
(2)哲學思想:萬物皆生于兩,源于陰陽二氣,根本上否定天理的存在。
對李贄思想的評價
把矛頭直指封建禮教和整個正統思想,具有鮮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戰斗精神,推動了人們思想的解放,有利于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產生。
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的進步思想主張有:
思想上:經世致用,為學應求務實,應關乎國計民生,致力于社會變革。
政治上:反對重農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政治上:批判君主專制制度,認識到君主專制制度是諸多弊病的根源,提出種種限制君權的理論和設想。
(三)地位
這些批判思想受到壓制和扼殺,因為這些思想嚴重威脅了理學的統治地位,并與理學格格不入;嚴重威脅了君主專制。
明清之際的批判思想評價
積極性:倡導經世致用,提出工商皆本。其實事求是、博學考據的治學方法開清代考證學術之風氣,而立足現實、以學致用的觀念也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
批判君主專制制度,提出種種限制君權的理論和設想對君主專制統治起了一定的沖擊作用,給后是民眾以深刻啟迪,具有解放思想的歷史進步性。
局限性:思想具有反封建的民主色彩,但仍屬于封建思想范疇;沒有成為時代主流思想;對其所處時代產生的影響是有限的。
為何中國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沒有形成向西歐啟蒙運動波瀾壯闊的景象?
1、明清之際的資本主義萌芽較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產生。發展缺乏有力的物質基礎。
2、中國傳統文化的束縛和影響。
3、高度強化的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的壓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體系。
為什么中國的民主批判思想最終沒能實現中國社會的逐漸轉型?
經濟:重農抑商,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脆弱,早期民主思想的發展缺乏強有力的物質基礎。
政治:高度強化的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壓抑了早期民主思想的發展,缺乏政治基礎。
思想文化:禮教綱常嚴厲,推行文化專制。阻礙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傳播。缺乏思想文化基礎。人們深受禮教毒害,迷信愚昧,難以接受新思想。缺乏群眾基礎。
儒家思想不斷繼承和發展,民本和加強中央集權的思想貫穿其中。儒家思想始終成為主流的原因:
主觀:儒家思想與時俱進,自我創新,適應了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尤其是迎合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的需要。
客觀:歷代統治者大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儒學地位。
儒家思想的歷史地位變化所反映的中國封建社會的思想文化方面的特征。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一定時期的思想文化如果與時代的需要相適應才能求得生存與發展。封建社會里,思想文化必須適應專制主義統治的需要,才能取得較高的社會地位。
對于儒家思想,我們今天應該采取什么態度?
今天,我們對于儒家文化和儒家思想,既要繼承其精華,加強個人道德修養,民族氣節、注重社會責任感等;又要剔除其中糟粕,如君臣等級觀念、男女不平等、專制等思想。
此內容正在抓緊時間編輯中,請耐心等待
于老師
男,中教高級職稱
講課生動,幽默,極具個人魅力。不僅注重對學生知識的教授,更是本著“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于漁”的教學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