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內容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學習目標
1、了解我國“雙百方針”的提出,吸取在貫徹“雙百方針”過程中的經驗教訓。
2、了解改革開放以來文化事業發展的新成就,并樹立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放創新以促進祖國文化事業發展的堅定信心。
一、“雙百方針”的提出(1956年)
1、“雙百方針”提出的背景
雙百方針是在承認社會主義社會仍存在各種矛盾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是在國家迫切要求發展經濟和文化時提出的
(1)社會主義制度初步確立,開始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必須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建設社會主義)——必要性
(2)意識形態領域的某些爭論混淆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
(3)關于知識分子問題的會議的召開(知識分子的絕大部分已成為工人階級的一部分)
2、“雙百方針”的含義
(1)在文藝工作和科學工作方面,要把一切積極因素都調動起來,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2)提倡在文學藝術工作和科學研究中有獨立思考的自由,有辯論的自由,有創作和批評的自由,有發展自己意見的自由。
(3)文藝工作者和科學工作者要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以此來指導文學藝術創作和科學研究工作。
3、“雙百方針”的地位
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文學藝術和科學研究的基本方針
4、成就
(1)科學技術領域:成功召開了關于遺傳學的討論摩爾根學派和李森科學派之爭的座談會
(2)文學領域:許多新素材、主題得以開拓
采用多樣化的體裁和表現手法
涌現出大批優秀的作家與作品(歷史劇、話劇、小說)
(3)學術界成就:學術界圍繞中國歷史分期,以及人口學、遺傳學方面的一些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郭沫若與范文瀾都是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但對于中國歷史的分期問題有不同看法;當時,有些學者要中央宣傳部決定誰對誰錯。但中央認為,這是學術問題,要憑考古工作者發掘出來的實物,由歷史學家自己去討論決定。
(4)文藝界成就:青春之歌
二、遭遇曲折
1、遭遇挫折的原因
(1)根本原因是“左”傾錯誤的影響
(2)受一些政治運動的擴大化和“文革”的影響破壞:把學術問題當成政治問題,把學術爭論說出階級斗爭,不同的學說觀點被看作是代表不同的階級利益
2、遭遇挫折的表現
(1)反右斗爭擴大化,“雙百方針”受到嚴重干擾和損害
(2)“文革”期間,“雙百方針”受到嚴重沖擊和破壞
表現:
林彪、江青兩個反革命集團實行文化專制,“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被恣意篡奪和歪曲
只有八個樣板戲輪番演出,文藝界呈現出“百花凋零”的局面
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幾乎停止
圖書報刊的出版受到了巨大沖擊,呈現蕭條的局面
探究拓展:建國后不利于科技文化發展的原因是什么?
(1)主要在于“左”傾錯誤思想文化戰線的長期干擾和破壞,黨的知識分子出現了一些不應有的失誤。
(2)歷史上輕視文化對人們心理的影響。
(3)比較直接的是中國革命勝利后,大批工農干部走上崗位,他們有重實踐、輕知識的傾向。
(4)相當一段時間閉關自守,缺乏對世界先進文化的學習和交流。
三、文學藝術的春天
1、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雙百”方針的得到重樹。
2、科學文化領域重新迸發蓬勃生機
(1)文藝作品數量大增,題材更加廣泛。
(2)學術、科技領域也不斷創新和發展
(3)恢復一些被撤銷的社會學、倫理學、政治學、心理學等學科,并發展了一些新學科
(4)“三下鄉”活動將文化、科技、衛生送到全國農村(1996年)
(5)中外學術經驗交流頻繁
“雙百”方針的現實意義
(1)“雙百”方針是黨在總結我國文化發展歷史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來的,符合文化發展的規律,為繁榮文化指明了正確的方向。
(2)“雙百”方針是促進藝術發展、科學進步,繁榮社會主義文化的方針
(3)我們要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努力發展學術自由和創造自由
(4)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促進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的繁榮和發展
四、“雙百”方針的歷史經驗教訓
要正確處理好科學、文藝工作和政治的關系,和人民生活的關系,以及繼承傳統與不斷革新的關系。在這三個關系中,和人民生活的關系是最基本的。
本課小結
“雙百”方針的發展歷程
(1)活力出現(1956—文革前)
百家爭鳴:生物學領域的學派之爭——摩爾根學派和李森科學派之爭
百花齊放:文學藝術領域成果
老舍——《茶館》;郭沫若——《蔡文姬》;楊沫——《青春之歌》;趙樹理——《三里灣》
(2)遭遇挫折(文革時期):
極左思想盛行,“雙百”方針受破壞
一些學術問題被當成政治問題,甚至把學術之爭說成是階級斗爭。
(3)重現春天(1978年以后):
恢復“雙百”方針:科學文化領域重新迸發蓬勃生機
總結經驗教訓:處理好三個問題——科學、文藝工作和政治的關系;科學、文藝工作和人民生活的關系;繼承傳統與不斷創新的關系
此內容正在抓緊時間編輯中,請耐心等待
于老師
女,中教中級職稱
教學標兵。熱愛教育,講課生動形象, 注重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