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內容
《非可再生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對策(1)》
自然資源
1、概念:是指在一定的經濟技術條件下,自然界中可以被人類生產與生活利用的物質和能量的總稱。
2、意義:它們是支持人類生存、支持社會可持續發展所不可缺少的物質基礎。
3、分類:自然資源可以分為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
不同的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的方式不同,面臨的主要問題不同,采取的保護措施也不盡相同。
練一練
1、下列物質和能量中,屬于自然資源的有:C
A、地震時釋放出來的巨大能量
B、汽油和柴油
C、帶魚和小黃魚
D、水稻和棉花
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
人類社會從環節中獲取物質和能量;向環境外排放廢棄物。
一、淡水資源短缺
1、淡水資源短期的原因
(1)自然原因
①淡水資源
總量有限
可直接利用的有限
②分布不均勻
氣候
降水和蒸發
(2)人為原因
①不合理開發利用
污染
浪費
二、耕地日漸減少
三、一些礦產瀕臨耗竭
水資源短缺的影響:
1、制約經濟發簪
2、影響糧食生產
3、影響生態環境
4、損害人體健康
5、引發國際沖突(中東、非洲)
中國水資源特點
地區分布極不平衡
世界分配不均
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
中國淡水供應與需求
1、總特點:中國水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2、水資源短缺的原因
①地區分布極不平衡
①總規律:由東南向西北遞減
②降水量的空間分布
②時間分配不均,年際變化大,年內分配不均
夏秋降水多,冬春降水少,年際降水變率大
③工農業用水和生活用水急劇增加
④我國水資供需矛盾突出
中國的水問題
水多:洪澇災害多,是部分地區發展的心腹大患,據世行估計中國每年在洪澇災害上的損失平均為100億美元,其中洪水占三四成,澇災占五六成。
水少:攻擊和需求不平衡,河道外用水較多,造成河水斷流,地下水位下降
水臟:水環境污染,水質下降
水渾:包括水土流失、沙塵暴等引發的一系列水環境問題。
土地:包含地球特定地域表面及其以上和以下的大氣、土壤與基礎地質、水文與植物。
土壤
是由土壤礦物質、有機質、水分和空氣四物質組成的。
耕地
是指種植各種農作物的土地,是人類所需食物的主要源泉,是農業生產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
P35思考
1、隨著人口的增加,人地矛盾將越來越尖銳、目前人類已經面臨耕地資源不足的困境,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供求矛盾的矛盾將進一步突出。
2、從圖3.4可以看出,開墾土地只能把這樣的困境延緩一段時期。更何況可以供開墾的土地越來越少,農業生產水平也不可能在短時期內大幅度提高。
3、從圖3.4可以看出,如果使現有農業生產水平翻一番、翻兩番,世界土地資源能把這樣的困境延緩一段時期。
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土地資源的壓力,但是不是根本的解決方案,因為從圖3.4提供的信息說明,耕地供需矛盾實質是人地矛盾,控制人口增長是解決此矛盾的關鍵
中國耕地資源面臨的壓力
1、耕地面積總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小
2、根底的地理分布很不均,人均耕地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別
3、隨著經濟的發展,非農業建設用地增長迅速,加劇了人均耕地的減少
4、耕地中高產穩產占1/3左右,地產田約占1/3
根據圖3.5,你是怎樣認識我國人口變化、耕地面積變化的歷史趨勢與發展前景?
在唐代以前,隨著人口的增加,人們開發的土地在增加,人均耕地面積增大,自唐、明以來,隨著人口的增加,我國人均耕地面積逐漸下降。到了近代,而人口仍然快速增長,導致人均土地面積將進一步下降。
目前我國人口仍然在增長,后備的耕地資源有限,城市、工業、交通還有占用耕地,所以我國人均耕地面積仍然有下降的趨勢。
礦產
泛指一切埋藏在地下(分布于地表的、或巖石風化的、或巖石沉積的)可供人類利用的天然礦物或巖石資源。
礦物
指由地質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單質或化合物
世界礦產資源現狀
數量有限(非可再生性),但全世界消費量卻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
發達國家占世界人口的1/5消費了3/4的礦產資源
發展中國家占世界人口的4/5,消費了1/4的礦產資源
我國礦產資源緊迫性的表現:
(1)總量大,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占有量低
(2)礦產資源中富礦少,貧礦多,加之開采中采富棄貧,使礦產品位下降
(3)礦產資源的地區分布不平衡,礦產品的加工消費區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而礦產資源主要富集在中部或西部地區。
此內容正在抓緊時間編輯中,請耐心等待
崔老師
女,中教高級職稱
教學基本功扎實,注重實效,對教育事業有極高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