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內容
《工業的區位選擇》
主要的工業區位因素
工業生產主要在工廠里進行。在工廠里,勞動力(工人、技術人員)等利用動力(燃料、電力)和機械設備,將原材料制成產品。圖4.1展現了工業生產的一般過程。
工廠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地方建設工業區和工業城市,需要企業和政府進行思考和決策。在決策時需要考慮很多因素。例如,要考慮從哪里獲得原料、燃料和勞動力,市場在哪里,交通是否方便。從經濟利益看,工廠應當選擇在具有明顯優勢條件的地方,以花費最低的生產成本獲得最高利潤。
不同的工業部分,其生產過程和生產特點不同,生產投入的要素不同,生產成本的構成也就不一樣。因此,區位選擇時需要考慮的主導因素各不相同。
·原料導向型工業。原料不便于長途運輸或運輸原料成本較高的工業,例如制糖工業、水產品加工業、水果罐頭加工業等,應接近原料產地。
·市場導向型工業。產品不便于長途運輸或運輸產品成本較高的工業,例如啤酒、家具制造業等,應接近市場。
·動力導向型工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業,例如電解鋁工業等,應接近火電廠或水電站。
·勞動力導向型工業。需要投入大量勞動力的工業,例如服裝工業、電子裝配工業等,應接近具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地方。
·技術導向型工業。技術要求高的工業,例如飛機、集成電路、精密儀表等工業,應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學技術發達地區。
工業區位的選擇
隨著社會的發展,市場需求的變化,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工業區位因素以及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在不斷變化。一個區位因素及其作用的變化,會導致其他區位因素及其作用發生變化,進而直接影響工業的區位選擇。
近年來,科學技術進步很快,工業的區位選擇越來越重視科學技術因素。例如,由于交通和科技的發展,一些原料導向型工業的區位選擇,降低了對原料、動力等區位因素的依賴程度。
隨著人們環境意識的增強,環境質量已成為重要的工業區位因素。一些污染嚴重的工業,區位選擇應非常慎重。而對環境十分敏感的一些高技術產品及食品等企業,則應以優質環境為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
政策也成為重要的工業區位因素。在優惠政策的影響下,用地、交通、基礎設施等區位因素都會發生有利于投資辦廠的變化。例如,20世紀80年代以前,我國在內地建立了一些大型工業基地,在西部一些非紡織原料產區或消費密集區,經濟欠發達地區,陸續建設了一批紡織工業中心;80年代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沿海地區經濟迅猛發展;20世紀末國家為謀求縮小東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加大了在西部地區發展工業的力度。
近年來,廣大臺港澳同胞、海外華人華僑紛紛回國、回鄉投資建廠,除了政策方面的原因外,還有鄉土情感方面的因素。企業決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也成為重要的工業區位因素之一,有時甚至會成為主導因素。
此內容正在抓緊時間編輯中,請耐心等待
李老師
男,中教高級職稱
先進教育工作者,市歷史教學與研究科研組帶頭人,注重教學改革與實踐,課堂氣氛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