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內容
《人口的變化》
考點一 人口的自然增長
基礎梳理
人口的自然增長
一個地區人口的自然增長是由:①出生率②死亡率共同決定的
10萬年以來的人口增長:
農業革命前:人口增長③極其緩慢
農業革命后:人口增長較快
工業革命后:人口增長④速度加快
100年來世界人口增長:
20世紀50年代前:人口增長⑤緩慢
20世紀50年代后:人口增長⑥迅猛
不同地區(國家)人口增長狀況
發達國家:人口增長⑦緩慢,有些國家出現⑧零增長⑨負增長
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⑩迅速
規律總結
1、人口增長隨時間的不勻速性
發達國家 | 發展中國家 | ||
自然增長率水平 |
保持較低水平 |
水平較高 |
|
原因 |
①經濟發達,生活條件好 ②有良好的社會保障和福利制度 ③人們的受教育水平高 |
①經濟落后,生活質量較差,現代化水平低,需要勞動力多 ②社會保障和福利制度不完善 ③受“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影響 |
|
人口增長 | 特點 | 增長緩慢 | 增長很快 |
原因 | 受經濟發展水平、社會保障和人們的生育觀念等因素影響 | ①政治上的獨立 ②民族經濟的發展 ③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 |
|
今后變化趨勢 |
今后幾十年人口數量將比較穩定,一些國家還會逐漸減少 | 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長速度將趨緩,但人口數量還將增加 |
基礎梳理
人口增長模式及轉變
人口增長模式是由⑾出生率、⑿死亡率和⒀自然增長率三項指標構成的
人口增長模式的基本類型及特征
原始型:⒁高出生率、⒂高死亡率、⒃低增長率
傳統型:⒄高出生率、⒅低死亡率、⒆高增長率
現代型: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長率
增長模式的歷史轉變:原始型→傳統型→現代型
階段 | 主要特征 |
出現時間 |
形成原因 | 主要分布區 |
原始型(原始低增長) |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地自然增長率,人口增長處于相對靜止或低速增長狀態 | 原始社會時期(采獵文明時期) | 生產力水平極為低下,加上戰爭和自然災害的影響 | 極少數熱帶原始森林的原始部落和土著居民 |
傳統型(加速增長) | 人口出生率仍保持在較高水平。死亡率迅速下降,人口自然增長率提高,人口增長開始加快 | 工業化初期,發達國家在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進入該階段 | 科學技術的發展使食物供應穩定增長,某些疾病得到控制,人口死亡率明顯下降,平均壽命延長 | 非洲東部的坦桑尼亞、以及大多數發展中國家 |
現代型(低速增長) |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地自然增長率,有些國家出現人口零增長或負增長 | 20世紀50年代以后 |
科技發展推動社會進步和生活觀念的變革 | 發動國家及部分發展中國家 |
如何區分和確定人口增長模式
1、從特征上區分(歌訣法)
區分三模式,特征很重要;現代是三低,傳統高低高;原始高高低,切實要記牢
2、從數值上區分(析圖法)
人口增長模式地區分布
地區 | 代表地區 | 人口增長模式 |
發達國家 | 歐洲和北美 | 由傳統型向現代型的轉變階段 |
發展中國家 | 亞非拉 | 由傳統型向現代型的轉變階段 |
世界 | 現代型 | 第二節 人口的空間變化 |
1、人口的遷移是指人的居住地在國際或本國范圍內發生改變。
2、人口遷移按照是否跨越國界可分為國際人口遷移和國內人口遷移。
二、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
3、影響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有兩方面,一是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二是個人對生活或職業需求的變化。
4、在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中,經濟往往起著重要的作用。此外,戰爭、宗教、社會變革、國家政策、生態環境惡化,以及個人動機和需求等,也能影響人口的遷移。
知識點一、人口遷移的概念與類型分析
1、人口遷移的判斷方法和主要類型
人口遷移是指人口的居住地在國際或本國范圍內發生改變。從定義中可以看出,人口遷移必須以居住地的改變為條件,即遷移發生前后,人們的居住地各不相同,只有那些居住地發生永久性或長期變化的人口遷移才構成人口遷移。因此判斷人口遷移有三個條件,即空間位移、居住地變更和時間限度。根據人口遷移空間范圍的不同,人口遷移分為國際人口遷移和國內人口遷移。
2、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后國際人口遷移的特點、流向及原因
時期 | 特點 | 流向 | 原因 |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 |
1、舊大陸向新大陸 2、已開發國家向未開發國家 |
1、歐洲向美洲 2、非洲向美洲 3、中國、印度、日本向東南亞、美洲 |
地理大發現與新航路的開辟,世界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殖民主義的擴張,掀起人口遷徙 |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 | 1、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 2、勞動力多余國家向勞動力不足國家 3、貧窮國家向富裕國家 4、定居移民轉向外籍工人 |
1、亞、非、拉國家向北美、西歐、大洋洲和西亞石油產區2、南歐向西歐 |
1、各國生產力發展的不平衡 2、勞動力供求關系的地區差異 3、結合本課本1949年以來我國國內人口遷移的主要流向圖,歸納我國當代人口遷移的特點 |
影響因素 |
遷移特點 | 目的 | 流向 | ||
新中國成立后 | 成立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 | 計劃經濟的影響、戶籍管理嚴格 | 有計劃、有組織的遷移 | 開發邊疆 | 由東部遷往西北和東北等 |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 | 改革開放政策和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 | 數量增大,自發流動 | 務工經商 | 由內地遷往東部沿海城市和工礦區 |
1、自然環境因素:氣候、淡水、土壤、礦產資源、自然災害
2、社會經濟因素:經濟因素、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與家庭
3、其他因素:戰爭、宗教、社會變革、國家政策、生態環境的變化
在影響人口遷移的諸多因素中,經濟因素往往起著主導作用。但在某種特定的時空條件下,任何一種因素都有可能成為人口遷移的決定性因素
第三節 人口的合理容量
1、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環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預見的時期內,利用本地資源及其他資源、治理和技術等條件下,在保證符合社會文化準則的物質生活水平條件下,該國家或地區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
2、環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到許多因素的制約,其中資源、科技發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對環境人口容量的影響最大。資源是制約環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3、所謂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時又不妨礙未來人口生活質量的前提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宜的人口數量
4、現實的人類社會,已出現了人口過快增長、人口城市化和人口老齡化等問題,并由人口問題進一步引發了嚴重的資源問題和環境問題。
5、就各國、各地區來說,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應尊重人地協調發展的規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區域持續發展戰略,既保持好生態平衡,又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資源。科技發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費水平,對環境人口容量的影響最大
資源是制約環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科技發展水平決定開發數量
文化和生活消費水平決定消耗數量
專題歸納整合
專題一 我國“民工流”的特點、成因及影響
項目 | 內容 | |
遷移規模 | 人口遷移日趨活躍,流動人口大量增加,并有逐年上升趨勢 | |
方向 | 總特點 | 從農村到城市、從內地省、自治區到沿海城市和工礦區 |
主要遷出地 | 四川、廣西、山東、安徽等 | |
主要遷入地 | 廣東、上海、北京、新疆、浙江等 | |
類型 | 主要方式 | 以自發流動為主 |
主要目的 | 務工、經商 | |
主要原因 | 農村經濟體制改革,農村出現大量剩余勞動力 | |
城鄉和地區之間巨大的收入差距 | ||
國家推出允許農民進城的一系列政 | ||
影響 |
積極影響 | 為城市提供大量廉價勞動力,緩解城市部分行業勞動力的供求矛盾 |
改變城市的經濟結構,為城市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作出貢獻 | ||
促進城市商業的發展,增加城市收入 | ||
促進城市周邊地區的農、牧、漁和副業的發展 | ||
為城市第三產業的發展創造條件,方便城市居民的生活 | ||
為城鄉思想文化交流創造條件,推動城市文化向多元化發展 | ||
消極影響 | 增加城市公交、衛生、教育、環保、工商、稅務、計劃生育等發明的壓力 | |
給城市的治安管理帶來一些問題 |
一、全面做好我國的人口工作
繼續落實計劃生育政策:
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其基本內容是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具體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優生,其中少生是控制人口數量的關鍵,優生是提高人口素質的先決條件
二、針對我國老齡化問題,我國應該采取的對策是:
①長期穩定低生育水平,減少未來老年人口
②繼續完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制度
③家庭養老與社會養老相結合,解決好農村養老問題
④充分發揮社會優勢,推進社會化養老步伐
⑤充分發揮市場經濟的機制,大力發展老齡產業
此內容正在抓緊時間編輯中,請耐心等待
金老師
男,中教高級職稱
市優秀地理教師,性格開朗,待人熱情、真誠,工作責任心強,有較強的組織能力。